8.补充液体及能量
因待产过程大量的排汗,产妇会有口腔黏膜干燥的情形,鼓励产妇多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和多饮水,充分休息,保持体力。
9.呼吸控制及减轻疼痛
第一产程中,帮助产妇放松,正确的使用呼吸,可以提高产妇对疼痛的阈值,增加其适应子宫收缩的能力,达到放松的效果。正确的呼吸方法:应指导产妇用鼻吸气,嘴呼气。
如果在第一产程末期宫口尚未开全时,产妇在宫缩时向下用力,助产士应指导产妇用浅而快的呼吸。避免过早向下用力造成宫颈水肿。
10.分娩准备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应送分娩室准备接生。
第二产程护理
1、第二产程期间,助产士应陪伴身旁,及时提供产程进展信息,给予产妇支持及鼓励,缓解产妇的紧张和恐惧。同时协助产妇饮水, 擦汗等。
2、进入产房后,应为产妇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鼻导管吸氧。
3、观察产程进展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避免膀胱过胀影响胎头下降,每5〜10分钟听胎心1次,或给予胎心监护,仔细观察胎儿有无急性缺氧情况。
4、指导产妇用力正确运用腹压是缩短第二产程的关键,指导产妇双足蹬在产床上,两手握产床把手,宫缩时深呼吸屏住,然后如解大便样向下用力屏气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产妇呼气并使全身肌肉放松,如此反复作屏气动作,能加速产程进展。
5、消毒外阴产妇仰卧于产床,两腿屈曲分开,露出外阴,在臀下放便盆或垫布,用消毒海绵块蘸聚维酮碘擦洗外阴部,顺序是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大腿内1/3、会阴及肛门周围。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外阴,为防止冲洗液流入阴道,冲洗前应用消毒干纱球盖住阴道口,随后取下阴道口纱球和臀下便盆或垫布,铺消毒巾于臀下。
6、准备接生用物及新生儿抢救器械准备开放暖箱及备好新生儿的抢救物品。
7、胎儿娩出后立即吸净口鼻喉黏液和羊水,使其呼吸道通畅,1分钟及5分钟分别给予Apgar评分。第二产程后,产妇常规肌注或静脉点滴催产素10U,帮助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
8、胎儿娩出后立即早开奶30分钟,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可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并促进早下奶。
9、新生儿护理用气门芯套扎法结扎脐带,有效地预防脐带出血,擦净全身血迹,用润肤油纱布轻轻擦去胎脂,尤其皮肤皱褶处,预防脐炎。检查外观有无明显的畸形,测量身长和体重,系手腕条,填写婴儿病历,印好脚印,包好并注意保暖,放入小床内。
第三产程护理
1.胎儿娩出后
立即在臀部下放置量血器以正确估计出血量。
2.胎盘剥离征象
子宫底上升,子宫变硬而圆,阴道有少量出血,阴道口脐带自行下降,在耻骨联合上方挤压子宫下段,宫体上升而阴道口脐带不再回缩。
3.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
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接产者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时用手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而出血或拉断脐带,甚至造成子宫内翻。
确定胎盘已剥离,嘱产妇稍加腹压,接生者一手挤压子宫底但不能用力过猛,避免子宫内翻(腹部有消毒巾),一手轻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达到阴道口时,应用双手托住胎盘顺一个方向转动,并向下、向外牵引使胎盘胎膜完整挽岀,并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4.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
用纱布擦净外阴血渍,检查外阴、会阴、阴道有无 裂伤及其程度,如有损伤应按层次由深到浅,由里到外修补缝合,记录外缝丝线针数,缝合后常规查肛,检查有无缝线穿过直肠。
5.产后继续在产房内观察
观察2小时,重点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测量体温、脉搏,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为产妇檫汗更衣,及时更换床单及会阴垫,提供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
6.若无异常的后续处理
将母婴送至休养室,在产妇和新生儿转出产房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新生儿腕条上的信息,与产妇确认及与病历记录相符无误后方可推出产房。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逐渐加强的宫缩有关。
2、恐惧与长时间的疼痛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分娩的相关知识。
4、有受伤的危险与分娩中可能的会阴裂伤、婴儿产伤有关。
5、胎儿受损与宫内缺氧有关。
6、外周组织灌注无效与产后出血有关。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第一助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731-85054048
文库:护士专有的精品文库
视频号: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
买书:护理书籍,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关注: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